Call for Entries: Non-Chinese Language Films
The 6th Europe China Image Film Festival (ECIFF), to be held from November 18-25 in London, is calling for non-Chinese language films.
Founded in 2009, ECIFF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highly attended Chinese film festival in Europe. With the target of “China Image, Move the World”, ECIFF has been committed to serving as a platform between Chinese films and European audiences. In the last five years, ECIFF has presented over 220 films in London, invited more than 300 guests, and established an audience base of 200 million. This year, the coproduction treat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has been agreed and signed, offering more communications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British film industry. ECIFF, for the first time, will showcase non-Chinese films in this particular year.
Film has the power to reach across languages, cultures and countries. We would like to offer our audiences new films, new filmmakers and new points of views. It is YOU that can make the audience feel something new. Read more
Archive for 活動公告
公告:第六屆歐洲萬象國際華語電影節徵件至10月24日
Mr. Michel Reilhac 跨媒體敘事演講公告
演講者:Michel Reilhac, 法國公共電視臺電影部門「法國藝術電影院」前主管(2002-2012) (曾合拍過蔡明亮的一些電影)
講題:關於傳統電影敘事與「跨媒體」敘事的異同(traditional filmmaking vs.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時間:2014年9月29日(一)上午10:30至12:20
地點:藝文生態館K101視聽教室或K301電影院(視報名人數多寡安排)
講者簡介:
Michel Reilhac現獨立從事跨媒體說故事,企劃及編導自己探討混合形式敘事的計畫案。他正在進行的計畫叫《Ultratrailer》(超預告片),將使用6個不同的敘事區塊與平台。 Read more
103年度公視學生劇展開始公告
103年度公視學生劇展公告如下,請參考。
麥克凱利(Charles McCarry)電影美術工作坊-2014年6月23日(一)至27日(五)
麥克凱利(Charles McCarry)電影美術工作坊
Charles E. McCarry是美國電影、電視與舞台美術設計家(有長達30年的資歷),現任教於美國艾默生學院(Emerson College)駐校美術設計家,曾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天普大學與紐約州立大學帕卻斯分校。他的擔任藝術指導或助理藝術指導的電影作品主要有《亡命快劫》(The Taking of Pelham 1 2 3, 2009)、《美國黑幫》(American Gangsters, 2007)、《神鬼無間》(The Departed, 2006)、《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 2005)《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 2003)、《金牌製作人》(The Producers, 2005)、《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1999)、《精靈總動員》(Elf, 2003)、《警察帝國》(Cop Land, 1997)、《華爾街》(Wall Street, 1987)。他擔任藝術指導的電視影集有《法網遊龍》(Law and Order, 2010-14)、《人質》(Hostages, 2013-14)、《美麗人生》(The Beautiful Life, 2009)、《醜女貝蒂》(Ugly Betty, 2006-09)、《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 2000)等。
舉辦時間:2014年6月23日(一)至27日(五)每日上午9時至12時及下午1時30分至5時30分
舉辦地點:戲劇舞蹈大樓F2413電腦教室及實作教室(待確認)
課程規劃:6/23(一)
上午:講座1:電影美術講座與討論(放映影片片段),學生須呈現對歌劇《波西米亞人》所作之調研資料
下午:工作坊(速寫、製圖)
6/24(二)
上午:講座2:電影美術講座與討論(放映影片片段)
下午:工作坊 (速寫、製圖)
6/25(三)
上午:講座3:電影美術講座與討論(放映影片片段)
下午:工作坊(模型製作)
6/26(四)
上午:工作坊(設計討論)
下午:工作坊(設計討論)
6/27(五)
上午:工作坊(設計呈現)
下午:工作坊(設計呈現)
相關規定:
(一)學生必須在講座開始上課前觀看:
(1)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1964)(電影系有DVD,有中文字幕)
(2) 《唐人街》(Chinatown, 1974) (電影系有DVD,有中文字幕)
(3) 《黑潮:馬爾坎》(Malcolm X, 1992) (電影系有DVD,無中文字幕,有英文字幕)
(二)學生需要課前
(1) 聆聽普契尼歌劇《波西米亞人》、閱讀故事大綱,也可觀看電影《波西米亞人》(參見http://www.youtube.com/watch?v=D_A1cwTsBmc)
(2) 調查研究《波西米亞人》的時代、地點與環境氛圍,於6/23上課時呈現
(三)學生將需要在本次工作坊中製作平面圖,繪製設計草圖,製作研究用紙模型(卡紙模型);但平面圖、立面圖、概念圖也可以使用筆電繪製。
(四)學生將需準備下列材料:
(1) 速寫簿、素描簿(中間色調,不要白色)(必備)
(2) 黃色描圖紙(必備)
(3) 鉛筆HB(必備)
(4) 白鉛筆(必備)
(5) 英制比例尺(必備)
(6) 石膏(非必備)
(7) 毛刷(非必備)
(8) 模型卡紙(必備)
(9) 刀片 Exacto #11(必備)
(10) 切割墊(必備)
(11) 白膠、膠水(必備)
(12) 色鉛筆、水彩工具、水粉工具(擇一)
報名辦法:
開放電影創作學系十名,劇場設計學系五名同學報名參加。
請同學向該系助教報名即可。
另由電影創作學系公告遴選兩名同學參加。
2013年第五屆關渡電影節
2013 年 第五屆關渡電影節
日期:2013.10.11 ~ 10.19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文生態館 3樓電影
關渡電影節 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舉 辦之年度電影盛會,並為本校關渡藝術節活動 Read more